•       使用帮助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欢迎访问福州高新区劳动争议调解网,您可以  填写诉求 | 咨询帮忙 | 在线客服
    您的位置:首页  >  劳动新闻列表  >  新闻详细内容

    责任书并非劳动合同 企业应当支付双倍工资

    0
    发布时间:2013-07-29 15:33
    浏览次数:669

     2011年11月2日,晓欣进入该酒业公司担任销售经理,当时仅签订了目标责任书。去年9月16日,公司提出与晓欣签劳动合同,但双方并未实际签订。同月20日,公司向晓欣邮寄送达通知称:由于晓欣在2012年9月16日拒绝与公司重签劳动合同,且自当天起无故不参加公司安排的正常工作,故决定解除劳动关系。收到解聘书后,晓欣即申请了劳动仲裁,要求公司支付自2011年12月2日至2012年9月16日未签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经济补偿金等,获得了支持。

       不服裁决的公司起诉。法庭上,公司声称,目标责任书是经双方协商并自愿签的,其中规定晓欣所应承担的责任范围及目标、劳动报酬,因此该目标责任书应作为另一种形式的劳动合同。在公司提出重签劳动合同时,晓欣非但不接受还提出辞职,不服从公司安排。晓欣辩称,自2011年11月2日双方未签劳动合同,自己也从未辞职。在去年9月16日后,自己未离开公司,不认可公司诉称。

       法院认为,虽然在公司提供的目标责任书中,明确了晓欣的工资、补贴及工作目标和责任,但这一份材料中并不具备法律规定的劳动合同必备条款,其性质本身不能等同于劳动合同。公司也无法证明已履行了诚实磋商义务,是晓欣导致双方未能签下书面劳动合同,故公司应付晓欣未签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差额。公司表示是晓欣辞职,自去年9月16日后未再工作,但没有证明。倘若公司说法成立,依常理应先通知晓欣上班,但从现有证据看,公司是在未通知晓欣上班情况下,直接解除劳动合同,与常理不合。

       近日,法院判决由公司支付晓欣未签订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差额及解除合同的补偿金4.2万余元。(鸿光)


    申诉指南 | 法律说明 | 人才招聘 | 调解员频道 | 联系方式 | 单位荣誉 | 关于我们 

    福州市高新技术(数字经济)产业工会、福州高新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福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工会工作委员会 联合主办  
    福州高新区劳动争议调解中心 承办©版权所有
    服务热线:0591-62330228       微信公众平台:ldzytj
    服务地址:福州市上街镇高新大道6号行政服务中心三层
    未经ldzytj.com同意,不得转载本网站之所有信息及作品
    技术支持:议和网
    ICP备案序号:闽ICP备19023355号-4